吊装操作人员安全责任制:
a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不违章作业,服从现场安全人员的指导。
c对不安全作业及时提出,并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d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形式线路、架空电线、建筑物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e操作人员在进行起重回转、升幅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鸣声示意。
f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的起重机的性能。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指挥人员信号,
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如果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事故,应由指挥人员负责。
g吊装作业前应检查起吊物下方有无人员停留或通过,禁止用起重机起吊人员,否则,按有关奖罚制度进行处罚。
钢丝绳破断拉力试验分析
起重机正常使用情况下,钢丝绳的断裂部位都是在钢丝绳卡处,断裂时钢丝绳头参差不齐,且绳股有拉长的现象。
电动单梁起重机用钢丝绳,一端用压板压紧在卷筒上,另一端利用楔形块将钢丝绳固紧于焊接在卷筒壳上的楔形套内。安装过程中,又在钢丝绳尾端卡上了钢丝绳卡。
双梁起重机(MH电动葫芦箱形门式起重机)进行钢丝绳破断拉力试验,判定在用钢丝绳不存在强度问题。钢丝绳的断裂部位都在绳卡处,说明钢丝绳的断裂与绳卡有关。断口参差不齐、绳股明显被拉长,说明用钢丝绳卡卡装钢丝绳时将钢丝绳挤压变形,造成钢丝绳各股不能同时受力,有个别绳股被拉长断裂。
因此,绳卡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钢丝绳断裂的直接原因。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尾端楔形块固定方式,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不要再使用钢丝绳卡。安装钢丝绳与楔形块时,要仔细检查楔形块与楔形套斜度是否相符,楔形套内是否有焊渣、疤痕等缺陷,楔形块与楔形套的接合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起重、吊装知识
一、 安全操纵的一般规定
(1) 施工前应由技术职员同有施工经验的工人研究制定方案,向参加操纵的职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操纵时精神集中,服从同一指挥。
(2) 留意施工环境,检查作业范围内有无危险地段和排挤电力线路及其它障碍物。必要时应设禁区。作业职员视危险程度挂安全带,戴安全帽。
(3) 所有受力杆件、钢丝绳、起升动力及锚固设施均应校算其受力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3.0,钢丝绳安全系数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即缆风绳为3.5;缆索起重机、承重机3.75;手动起重设备4.5;机动起重设备5'6;作吊索无弯曲6'7,作捆绑吊索8'10(其钢丝绳因磨损、断丝应按标准折减受力强度至报废)。
(4) 所有拖拉绳(缆风绳)需用直径12.5mm以上的钢丝绳,且需设专用地锚。不准拴在电杆、树木或脚手架上。地锚必须根据受力大小按标准埋设、选位适宜,拖拉绳与地面夹角不宜大于45°,如条件有限应适当加深地锚埋设以增大垂直方向的压力。
(5) 起重用钢丝绳只答应插接,插接长度应为20'25d(钢丝绳直径)且不小于300mm,凡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答应有任何形式的接头;用于拖拉绳的可以卡接,卡子方向应一致,间距为5'6d,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端,压板应压在受力绳上;绳索(千斤绳)两头插成环套的插接长度应不少于15d且不得短于300mm。
(6) 使用几根钢丝绳作索具或用一根钢丝绳绕成几个分支起吊重物时,必须使每根或每个分支钢比绳均匀受力,钢丝绳与地面水平夹有不得小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