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备的基础:
设备的基础是设备长期运行的依存设施,应该和厂房的基础有一定的间隙,否则在设备运行时就会影响厂房结构的稳定。在购买机械设备时,一般应要求卖方提供设备的地基图和随机技术图;要求对地基的深度、宽度、钢筋布置密度及混凝土的标号等相关技术应有明确的标定。如果在设备安装工序中有恒温、防震、防尘和防辐射等特殊技术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动。
3、对地沟的要求:
在矿山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处理好地沟技术质量的施工,地沟对工厂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水、电和气路的通道。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各种地沟的要求是:水路、电路和气路要分别在不同的高度层;电缆与冷热管道应是在单独的地沟;信号线与动力线应分开并且要保持在一定的距离;有些地沟内还应该有防鼠措施,可以将地沟用粗沙隔离成几段,还可以在地沟的旁边安放一些扑鼠器;地沟的盖板可以是花纹钢和木板,在不过车辆的地方还可以适当地高于地面,以防备油、水等杂物流入地沟。
1.1现行监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现行监理模式有两个特点:
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而且许多项目正式开工前缺少必要的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设计意图并未熟悉和深入掌握,对工程项目周边环境缺乏了解和熟悉,对施工单位及项目管理人员也缺乏了解和熟悉,只能是边工作边熟悉工程实际情况,也就谈不上从全局角度进行宏观控制。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战线较长,影响因素很多,更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理的技术优势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第二个特点是形成一种混合型的监理。其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业主仍设置较庞大的工程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员直接参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监理机构完全从属于业主,驻地监理机构服从于业主方人员的管理;二是监理单位主要承担或只承担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由业主方(或主要由业主方)直接控制。
2、设备安装:
在装配前就要对随机图纸和设备安装的技术进行了解,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在清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清洗后,设备的零、部件应具备的要求是: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的白天或在15-20W的日光灯下,肉眼观察其表面无任何残留污物;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部位,布的表面应该没有异物污染;当采用溶剂法时,用其他溶剂清洗清洗的部位,并且观察和分析新溶剂无其他杂物;用方法试清洗部位的酸碱性,其酸碱性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并对相关的零部件做好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该露出螺母2~~4螺距,如果是沉头螺钉,其紧固后,钉头应该埋入连接件内,不得外露;有锁紧要求时,拧紧后应该按相关技术规定锁紧,如果用两螺母锁紧时,薄的螺母应该在厚的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边不得有两个相同的垫圈。如果是不锈钢、铜等材质的螺栓时,应在螺纹部分涂上润滑油。在每个零部件装配好后,都要测其装配是否合理,并且进行调平。调平时应该在给定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并且在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如果设备的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该根据设备特殊面和其他情况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