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吊车检验取证的管理,尽量做到专业,即内行人管内行事。吊车定期检验换证的目的不是报废,不是为了走过场,不是为了推脱责任,而是为了真正的安全。我猜现在有许多检验吊车的人员其实不是太专业,关键还是没有重视,和跟不上当前吊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国家可否委托或授权几家大型的吊车生产厂家对其产品定期检查检验,抱杆吊装价格,并承担培训义务。或者成立专门的吊车检验部门(或单位),这些部门既能检验吊车,也会鉴别吊车,又可指导车主维护保养吊车。这才是真正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现在的吊车检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负责,该局既管电梯检验,也管吊车检验,还管“验猪”。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
组织专家论证,编制指导性的文件,日照抱杆吊装,理顺业主、施工单位、吊车出租单位之间的关系。就中国现状而言,施工企业的自有的大型吊车很难满足市场用量需要。用户租车用已是普遍现象。经营过程中因涉及安全的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事故,有些还真难分清责任。国家能否出台一项有关吊车租赁经营活动的安全职责规定,明确业主、用户及车主的责任,抱杆吊装费用,形成范本,让三方遵照执行。这个范本可作为用户与业主,车主与用户的合同附件。因为看了各种不同企业的合同版本界定的不同职责还真是头疼,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1、国家层面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至少修改完善)一套关于起重机和大型吊装方面的具体可行管理办法,形成统一的法规性的文件。
目前,在涉及移动式起重机的检验方面至少存在一些缺陷。如,某公司购买了一台移动式起重机,在当地注册取得安全使用证后的有效期内,到异地施工。而施工当地技术质量监督局强行让再次取证,否则不许施工。我就纳闷:为什么都是一个国家发的牌照,到了你们那里就失效了呢?这好比我在北京结婚时领了证,后搬家到上海当地还要让我们再办一次,否则就不能在上海居住一样。再比如,以大型履带式吊车为例,抱杆吊装哪家好,这种车型本身就是成品,买来的时候就是散件。拆散是为了运输方便,我们也希望他是“变形金刚”,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发明这种产品。但是有的工地非得要你的单位和工人的组装吊车资质。这好像我买了一台折叠式自行车,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放到汽车里,用得时候打开组装好再骑,按此说来,我还得取得资质才可组装啊!再说了,即使为了规范需要资质,到哪里办啊?履带吊组装拆除本身就是驾驶员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他们可是经过专业培训,甚至有生产厂家颁发的培训证书。有谁发的资质证书更能保证吊车组装的安全哪?有哪家培训机构比吊车生产厂家培训的操作人员更专业哪?